求道前後
          陳秀真

後學是在一九八九年農曆十一月初六求道的,還記得那天早上外子添脩抱著老大智億、老二南翔和後學,一家四口帶著一包米來到全真道院,這是後學第一次到道院,也是第一次聽到一貫道這個名稱。還記得那天講師在堂中曾講到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……」,這場道理對自己的啟示非常大,當時真有豁然開朗,法喜充滿的感覺,再加上中午時各位學長熱心的鼓勵,尤其是林貞伶、盧壇主的一句話「是道則進,非道則退」,我們一家四口當天就在引保師黃東山和陳純媚壇主的帶領下求了道。

求道意義是要我們瞭解本性良心所在,是要人與道相互印證,從天那起,開始我的修行生涯,當時的全真還算是開荒草創期,所以我們很幸運的馬上加入辦事員的行列,開始講師、辦道、佛規禮節的訓練。一九九○年農曆八月初三灶君聖誕,外子立清口愿和懺悔愿,我也立了清口愿,當天家裡設了堂,升格為壇主。常聽前輩說:「地上一間堂,等於天上一朵蓮花」,從此以後,我們每天燒香、懺悔,小心翼翼的栽培這朵蓮花。

後學自己常常在回想,我們夫婦來美國的因緣和意義是什麼?如果在台灣我們一樣會有很好的事業,與目前不或有什麼差別,思索結果,是「求道」。在台灣生活了二十七年,從未與道結緣,反而飄洋過海,來到這地方與道結緣。「求道」是我一生的轉捩點。求道之前,我只是一位平凡的母親,盡職的員工,賢慧的妻子和父母心目中貼心的女兒。求道以後,我才知道什麼是大孝,什麼是大愛,能夠一子成道,超拔九玄七祖是大孝,能夠廣結善緣,協助彌勒祖師普渡眾生是大愛。

求道之後,在觀念上、生活上有許多的體悟,在此藉這個機會提出來與各位同修分享。

一、有容乃大:今日我們在彌勒道場修行,貴為彌勒祖師眷屬,第一件事要學的就是要老祖師的肚大能容。「肚大能容,容天下難容之事,笑開天下古今愁」。

二、清口茹素:這是修行者非常重要的功課,求道之後,我們歸空時,要回去的家是兜率天的內院,聽彌勒組師講經說法,若要去他的淨土,在有生之年,就得依他的修行法方可。彌勒祖師在他修行的第一天就發願不食眾生肉,所以我們也應不食肉,方能與他相應。除了持齋以外,還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妄言、不綺語,以保持心口如一的慈悲心。

三、認理歸真:六祖壇經裡提到「迷時師度,悟時自渡」,前輩們也經常提示我們「要認理修,不要認人修」。道場中常見許多前輩們,本著一顆初發心,無分別心,默默的奉獻,不管那位道親有困難,或是道場有事需要幫忙,總是挺身而出,盡力去做,在他們心目中,每一位道親沒有親疏,一視同仁。相反地,也有許多同修被環境的壓力或是人與人之間的磨擦考倒了,因此就不來道場,結果斷送了自己的慧命,實在可惜。前者才是有智慧的人,不管環境多麼的惡劣,我們時時都要提醒自己,我今世修行的目標是什麼,堅強自己的毅力,超越現像界的人、事、物,勇敢前進,最後登上彼岸。

四、薪火相傳:我們今天能夠心甘情願的踏入道門,這段佛緣絕對不是現在才發生,而是千千萬萬年來,我們累世修來的,所以才能生聞佛法,就心生歡喜,信受奉行,經典上明白告訴我們,不管我們生生世世已經輪迴多少次,最後成佛一定是在人間成佛。所謂「未證菩提,先渡眾生」,今天一個菩薩行的修行者,並非只是小乘行者的先求自己解脫,而是不斷煩惱,不求解脫而先渡眾生,今天我們每一個人的雙肩都承擔薪火相傳,慧命延續的使命,讓道脈一代傳一代,讓聖火一棒接一棒,永遠不斷。

五、無相佈施:無相佈施是一種不住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的佈施,金剛經裡一再提示我們要去四相,要去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還要一相我們修行者要去除的是功德相,如果我們內心尚存功德相的話,那麼我們的心是很難放下的。曾經有一位修行者到佛陀面前獻梧桐花給佛陀,佛陀對他說:「放下」,這位修行者放下了左手的一株花,佛陀又告訴他:「放下」,這位修行者再放下右手一株花,接著佛陀仍舊對他說:「放下」,這位修行者問佛陀:「現在我已經兩手俱空,更要我放下什麼呢?」這時佛陀乘機開示說:「我並非叫你放下花,你當捨下你的外六塵,內六根,與中六識,捨到無可捨時,才是你安身立命之處。」

六、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:

止:宇宙萬物不停的轉動,世事也多變化,人處於其中,就像走馬燈一樣,忙個不停,如果沒有一個止處,將不足以應付這個複雜的環境,我們要止於那裡呢?我們要止於我們的玄關,止於我們的本
性,凡是違背道心的事,我們不做。

定:知止而後能定,定有泰山崩於前,而不驚的味道。一切外在的誘惑,均不足以動搖我們的信念,於是事理就能分明,就有魄力,就能擔當大任。

靜:水靜可以照人的影子,人的心靈寂靜可以生妙智慧,本性的光輝自然就回流露出來。

安:有妙智慧洞悉事理,當然就能安心、放心,一切順其自然。能安心後,就能集中精神思考,所以
「慮」。

慮:是思考、是反省,隨心應化,深謀遠慮。

得:最後就能得到我們要的答案,或是事情的解決方法。

俗話常說: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」是同樣的道理,我們心境平時如果能夠隨時保持止、安、靜、慮的話,很多週遭的因緣、果報,都能夠了然於心,事事容易迎刃而解。

人世的一生,只是過客之旅,有一天我們都要回到天上的家,西方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:「口渴之前,先掘井」(Dig the well before you are thirsty),猶如中國的未雨綢繆。同修們我們是否已經為我們自己在回家的路途上做好了準備?

最後謹以《老師的話》這本書第二輯內的四句話做結尾,與各前賢大德共勉:

有「真」根基,才能穩定道場。
有「真」智慧,才能突破難關。
有「真」實力,才能獨佔鰲頭。
有「真」修為,才能真正超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