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凡之間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林心正

一、聖人與凡人的區別?

聖人是自覺,覺他的人,如孔夫子。三千弟子,教育英才,悔人不倦。如耶穌基督,犧牲自己為了拯救眾生。如釋迦牟尼佛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即為了眾生離苦得樂,脫離人生的生死苦海。而凡夫俗子,則自顧不暇,即未自覺,更何能覺他。人生本來活在這個世界上,就應該有生活目標、有理想,更要有一個高尚的精神寄託,如何能使身、心、靈三者都健康,是非常重要的。修道修心,人道圓滿,天道自然成。

聖人與凡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在其對道的覺悟不同所致。釋迦牟尼佛在悟道前,到了佛陀迦耶的地方,在一棵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靜坐冥思,並發誓若不證悟永不起座。靜思期間,親情的眷念,世俗的權力,七情六慾,在他內心翻騰掙扎,戰鬥不已。經過三七二十一天,終於克服現實與世俗,降伏心魔,使身心寧靜。當他夜觀星辰,在天將露白之際,星辰瞬間消失,了悟了世事之無常,萬法之無我,真理才是永恆,而大澈大悟。不禁讚嘆自語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」

五祖弘忍大師傳心法及衣缽給六祖惠能時,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,為說金剛經至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惠能言下大悟: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」。遂啟祖言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!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!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!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!」祖知其悟本性,謂惠能曰:「不識本心,學無法益,若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」

凡人修道,首先要認清真相,不向外求,凡人常常犯了「講時似悟,對境生迷」的缺點。台灣有位經營室內裝潢的老闆,常對自己說賭博不好,絕不買樂透彩券。但是有一天晚上,他女兒的數學老師給她一組數字去計算,他忽然之間想到,偶然得到的數字即是明牌,就照著女兒老師給的號碼去買樂透彩券,果然中獎,而且連續中獎七次。本來生意做得好好的,現在既然不做生意也能賺錢,即著迷於賭博。到了第八次他便更貪了,將前七次所中得的獎金,全部賭下去,這次則全輸掉了,他還怪罪女兒,把她痛打一頓出氣。一時的貪念、一時的衝動,讓他思想迷失。我們如果能認清事實的真相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復聖顏回:「不遷怒,不貳過」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,最怕的是自己不知反省,不知道自己在犯過錯,而不知改過向善。

二、如何成就聖業及凡業

世間任何的現象都脫離不了輪迴果報,如日出日落、月缺月圓,冬至之日,乃是一歲之復,夜靜之子,乃是一日之復。每一個人都有慾望,我們不要壓制慾望,而是要看清慾望真相,使自己能夠把內心的害怕去除,修道要突破生命錯誤的輪迴。如果我們的思想錯誤迷失,則我們的行為即有所偏差,行為造成習慣,習慣變成習氣,習氣則生生世世永跟隨著你。所以要成就聖業,即要認清真相改變思想,懺悔改過,自我反省。曾子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

知足常樂,我們要學會知足,且要時時感恩,二六時中用感謝的心去感恩,抱著感恩的心來付出,無所求的感恩付出,如果隨時以感恩的心來面對一切,這就是有大智慧,即是結善緣。許多人以無常示現來教育我們,能被別人懷念的人生,即是永生。

林宏容博士曾講過感恩的心、懺悔的心、愉快的心、寬容原諒的心,使他的身體自然恢復健康。如果能解開自己的「心結」,「心開意解」即是真懺悔,所以修道要重新受教,改變思想,認清真相,時時用感恩的心去寬容原諒別人,來突破生命中的困境。

多鼓勵,少批評,以「正面思考」來看待人生。

總而言之,在聖凡之間要入世不流俗,處世不同污,化世不礙世,出世不離世,以道相見,不以情相牽,道情法愛,方能長遠如細水長流。英雄豪傑是一時的,只有覺者才是永遠的,我們都是「自我生命的推手」,也都是「自我生命的設計師」,只要我們願意,都能設計出「自我生命的摩天大樓」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