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過則喜   張邦彥

聞過則喜——此成語乃出自《孟子》公孫丑章,孟子曰:「子路,人告以有過則喜。」今天則變成「聞過則喜」的成語。也就是說,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,有過改之,無則勉之。

在進入主題前,後學先來講一個餅乾的故事。有一位女主管要出差,到了飛機場,check in後。看看時間還早,就去買一本雜誌和一包餅乾,然後到貴賓室休息。旁邊坐的是位男士,她看看雜誌後就開始吃起餅乾來,她拿一塊餅乾,旁邊的男士也拿一塊。她心裡就覺得怪怪。她再拿一塊,他也再拿一塊。她心裡就開始有些反感,但是她還是忍耐下來。她又拿一塊,但是他也拿一塊。這位女士開始生氣了。就這樣妳一塊,他一塊的繼續下去。這位女士氣得快要發瘋了。吃到最後剩下一塊,這女士就停下來看看,還有沒有什麼花招。那位男士不慌不忙的拿起最後一塊,分成兩半,妳一塊,他一塊。這位女士氣炸了,拿起皮包、就上飛機去了。坐好座位後,女士還是很生氣。她想戴太陽眼鏡,就打開她的皮包,她竟然發現原來她買的那包餅乾,還好好的在皮包裡。真是讓她哭笑不得,原來剛才吃的是那位男士的餅乾。由此故事讓我們知道,要自己能夠知錯,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(必須由別人來指點才能知道)。要是那個男士能夠告訴她,這不是她的餅乾,那一切誤會就不會發生。所以說如果人家能夠指出我們的錯,我們應該感激人家。也就是這句成語「聞過則喜」的意思。

就像一個人臉上有污點,如果沒有照鏡子,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臉上有污點,還大搖大擺的在馬路上走,所以能指出我們錯的人,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的污點一樣,我們應該感激人家才對。

其實做錯事並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不知道錯在那裡,問題在那裡,然後同樣的錯誤一錯再錯。所以當我們知道錯誤的時侯,首先我們就要去發現問題的所在。

當你看到問題時,不要沮喪,也不要氣餒,更不要害怕,因為能看到問題就是看到希望,就是自己已經開了智慧。只要看到問題,就有一個可以改進的機緣,就是自己成長的一個機會。不要責怪自己,認為自己很差,問題這麼大;就是因為你有這個能力承擔這個問題,才能夠看到這個問題;就是因為你已經夠好了,所以才有這個讓你更成長的機會來到。

大家應該還記得幾年前鬧得風風雨雨的克林頓總統的緋聞案件。大家都以為克林頓先生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了,但是經過他誠心向全國人民承認自己的錯誤行為而道歉。結果人民原諒他,現在他又站起來了,到處演講。據說他每年演講的收入高達七百多萬美金,又當選全國十大最受歡迎的總統,這就是一個聞過而能改的成功例子。

在我們歷史上,越王勾踐,臥薪嘗膽,終能雪恥復國,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。

人生不是十全十美,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必要,就是因為不完美,才有讓你有成長的空間。如果能把十全十美的心放下,而你接受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事實,那你就會很安心,因為你知道:我會愈來愈好,我會一天比一天更好。我遇到過錯,學習到這個經驗,以後會變得更好。每遇到一個問題,我就有更多學習的機會,去圓滿所面臨的各種狀況,因為當我解決過一個問題,學習到一個經驗,以後,這就是我作人處事的資源。當你遇到問題,或是有人批評你,你就不會被擊垮,不會自責,更不會覺得:為什麼我自己這麼差。你要知道,就是因為你已經夠堅強了,才能夠讓你試試這樣的一個挑戰,試試看你的承受度,試試看你心的度量,給你一個更大的空間。別人批評你,你之所以會難受,就是因為那個部分你自己不喜歡,你並不喜歡那個部分,只是你一直沒有機會去真正去面對,真正去了解,別人講出來,就是說到你的痛處,所以你會痛,可是那正是你需要去掉的疤痕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沒有這個人這樣告訴你,沒有這樣的機會告訴你,你一直在姑息這部分,你一直忍著痛,就像一個傷口,你自己其實一直很不舒服,可是你沒有機會處理,這就是給你一個機會,讓你去面對。你現在可以有機會做決定,讓你生命中隱藏的這樣一個痛,這樣的一個不舒服,去掉這個部分,徹底的離開,重新站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