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易行難
        徐仕林

         記得小時候學過「知難行易」學說與「知易行難」學說,這兩種看法,各有其不同的立論之處。「知難行易」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當時為了革命運動的推展,以這樣的說法,試圖讓大眾對革命給予更多的支持。而「知易行難」是儒家的傳統看法,後來更衍生至荀子「知之不若行之」的行動派看法。《尚書•說命》:「非知之艱,行之惟艱」,《左傳•昭公十年》:「非知之實難,將在行之」;這兩處所說的,都是知易行難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則有趣的故事:「有三隻小青蛙一起在一片葉子上順流而下,其中一隻青蛙決定跳進河裡,請問:葉子上還有幾隻青蛙? 」大部分的人會答兩隻,答錯了! 「那片葉子上還是有三隻青蛙。」為什麼?因為決定要跳和真的要跳是兩回事。所以到底是知難行易?還是知易行難?應該是因人而異吧! 後學認為悲觀的人會說知易行難;因為悲觀的人總是覺得意思容易懂,但要做到卻很困難;反觀樂觀的人總是認為自己凡事都能做得到,只要盡全力的去實行,所以會覺得凡事都是知難不難,即知難行易。修道的過程應該要有知難不難的認知,只要認知天道是好的是真的,就要認真去行道,不管過程是難是易,甚至要經過許多的順考逆考的魔難,只要知行合一的去修道,總有超凡入聖的一天到來。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最大元兇是由畜牧業排放出的甲烷氣體,它是CO2 排放量的 72 倍,所以素食是一個救人救己的事,也是拯救溫室效應的不二法門,但也是一知易行難的事;因為世上有太多的人重口腹之慾,無法放棄肉食採用素食,這就是因為眾生對素食的認知不夠。語云:「莫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,勸君莫打枝頭鳥,子在巢中等母歸。」所有眾生都有靈性及佛性,沒有一個眾生願意看到自己的骨肉至親被宰殺及食用,身為白陽子弟的我們,都要有一個認知,眾生肉即我肉, 眾生靈即我靈。唐山大詩云:「六道輪迴苦,孫兒娶祖母,六親鍋內煮,牛羊坐上席。」 素食的好處就是健康, 減少溫室效應,遠離冤親債主,使修道成道的歷程更加圓滿平順。

       世上修行法約有八萬四千種,每種法門都有人會說會講,但是真正知道去實行其法門精髓的人,實在是不多。大部分的人皆是坐而論道,而不知起而力行,而真正懂得正法寶藏及真正追行天道尊貴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這些真正想修行的人在其修道的過程中,都不會讓自己過得太輕鬆,否則會因知易行難,容易怠忽而難成道,所以一定會給自己一些壓力和目標,二六時中皆不離道,進而由知行合一而達到超凡入聖。所謂朝聞道,夕死可也。只要我們認真的去學道,修道,講道,辦道,行道了願,要達到成道的階段,絕非難事,一定是指日可待的。我們可從仙佛聖訓及三教經典中印證出天道的究竟性,更可充分證明出三寶心法的真知性,和彌勒心法的真行性,最後是證得天道的存在性,及其知行合一的圓融性。佛與眾生最大的差別就是佛總是為眾生犧牲奉獻,眾生總是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;從古至今,所有的聖賢仙佛都是知難不難,即知難行易真知真行的實行家,不是宣傳家,身為天道弟子的我們應做一個能真知真行及知行合一的實行家。

         天道的性理真傳其殊勝之處就是啟發人類的良知良能,使修道者能從內心深處發出良知理性,由於這一切都是由我們本來的真靈光所產生,因此真心修道者最終都能去脾氣改毛病,進而由知行合一而恢復自然之本性進而與太虛同體,這就是我們道真,理真,天命真最好的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