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傳師賜導           楊碧珍

修道依法行持

眾生若能修持大道,積德感天,必智慧大開。如能誠心抱道奉行,定能逢凶化吉,遇難呈祥,躲災避禍,齊脫苦海,共登覺路。

人何以要修道?道者路也。路不治則不通,道不修則不成。道之玄妙、道之寶貴、道之來源、道之止處,唯有使修道人知道:「道」是真空妙有,才能朝這方向去修。人人知道這個性理心法,才能由這根本修起。

修道人不為物質所動搖,不為聲色來引誘,視聽言行,皆合乎理。道心抱定,向目標勇往精進,要有不達到目的不肯休的志向。真修向前,為道不辭勞苦,為開荒、為度眾、為濟世、度眾生而設想,大發慈航,四海度原人,立功證果。




天緣佛堂          溫詠鳳

火樹銀花,燈光流溢。室內美麗奪目的花卉擺設,點綴了佳節氣氛,都是羅瑞華學長的精心傑作。聖誕夜適逢開班,道親們均興致勃勃踴躍參班,致令陪同兩位點傳師光臨的多位來自台灣、北加州專程訪道的道親,大表訝異,更佩服大家向「道」的精神。

道寄韻律之後,賴科瑾學長獻唱「聖誕頌」。隨而陳班長讓史振英學長講述有關「意念」的警世故事:「善」念積德,「惡」念造業。人的吉、凶、禍、福繫於一念之間,我道親能不審慎?貴客致詞:家住灣區的鄭勝才壇主與大家結緣。體認到求道、修道是「永久性命」,一定要依「道」而行,務望大家勤回佛堂來聆聽道理,內心頻率起震動,將是法喜充滿!追憶尚未求道之前,為世俗瑣事牽絆,庸庸碌碌,起心動念,如同海浪般的澎湃,起伏永無靜止。徒增業障,生生滅滅而輪迴不息……。又印證科學相對論:質量=能量。物質有質量,焚化後,散佈於虛空當中,變成能量。能量是肉眼所不見,但卻是存在。另例一七六○年發明顯微鏡,方才發現了微生物;換言之,兩百多年前,微生物早已存在。強調「本性」已是超越了「質、能互換的世界」。明確指出世人為了暫時的假體享受,殺生害命是大大的不智!提示應該戒絕嗜慾,心靈常持清靜,對「本性」這永久性命幫助很大!同行的鄭太太王秀月學長透露:早年加入「慈濟」周末義工,服務三載。由於鄭家與「道」很有淵源,受了夫家的薰陶;四年前,鄭家設佛堂,次日即茹素。接觸道場以來,瞭解到「一貫道」不僅行「外王」,一若「慈濟」的救苦、濟貧,更著重於內心世界的探討。修「內聖」的潛移默化,正是「道」的殊勝之處!

道化人生請洪麗鴻講師與大家分享「懺悔」心得,由衷感念到求道的幸福。自參加冬季大典, 老尊前大懺悔,頓感舒暢無比!際此歲暮年終,大家且閉目省思、捫心自問,認真檢點:一年來的身、口、意,究竟犯了多少的「錯、過、罪」。如此的一絲不茍帶領同修虔誠「懺悔」,日後尚希自我鎖定,恆持禮佛「小懺悔」默念愿懺文,吾日三省吾身,誠實面對錯、過、罪,及時修正身、口、意。再者,按時參加四季「大懺悔」──有一番覺悟,便有一番改進。除弊病,首重其「根本」不重表面工夫。皆因人,放逸的心,宛若脫韁野馬,不易駕馭,促使「意念」帶動「業力」流浪生死。因此必須以佛法來約束,「意念」不走即清靜,也容易回歸「自性」。千經萬典再再證明我們的「自性三寶」與「超生了死」關係密切,永鐫心中為是!能夠發掘了「自性」懺悔業力,清楚本身就擁有幸福!展望千禧新紀元,大家肯懺悔,才有力量重新出發立志做新民。以更大的能量度人回 老身邊!

繼續請吳明珠講師和大家研討,課題是「順意人生」:用「逆境來時順境因,人情疏處道情親。」怎麼樣用智慧來化解苦難,紓解壓力?侃侃而談。黎明之前,是黑暗。黑暗過去,旭日東昇,前景又是一片璀璨!現實中,人情冷暖;然而道化人生在原則上:只有溫暖,沒有冷酷。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即席送上「十全不求湯」,並且有條有理舉出箇中奧妙,十分受用。人生苦海裡,遇上魔考,千迴百折,唯有「迎風破浪向前衝」別無它途。說明:應大事,全在理明、心靜、氣足、膽壯,正是聖人哲言,「逆境」是一種學習機會,持久的克服壓力,必獲得持解的成功。忍得壓力尚要捨得、供養、佈施:「面」善無瞋是供養,「口」無瞋恨示妙香,「意念」不瞋無價寶。以上「三不瞋」要訣,莊嚴我們的身、口、意。明白到「浮生若夢」!夢中何必爭人、我?放下身心見乾坤!大家終究要把世情看透,即獲「順意人生」!歲末感言之餘,即將踏入二千年,讓我們歡欣地迎接的不只是千禧,還是萬喜!此頌各位時時順意吧!

結班賜訓:陳點傳師褒揚吳講師長期以來,編排周日大班執勤講師、講員、課程表,不遺餘力。同時提出全真道院有很大的空間,讓道親們發揮所長,來行功了愿。仰賴大家的睿智、發心、承擔勇氣。積極推動「慈舟」廣度眾生。前此參加各宗教文化聯歡,席上基督教牧師對一貫道的「持齋」決心,表示敬佩!亦披露一宗典故:兩個初中女生發現家人為了過節宰了飼養的火雞,充作大餐料理,姊妹倆拒食抗議之外,乘其父入寢中,竟於褟前擺放花果、供品,向其父五臟廟內的「寵物」行告別禮,聊表追思……。人,一天不知道自己的「過錯」,便安於自己的「對」。訓勉我們做人,只求問心無愧,做事盡心、盡力就對了。迎接千禧過聖誕,人人走在正道上,必然快樂!自在!

 

 

 兒童讀經班    杜梅瑞

千禧年的第一個禮拜日,後學有幸能與兒童班的小朋友,共同欣賞研讀唐詩三百首的「春曉」。這是我們兒童讀經班第一次研讀唐詩。小朋友的反應是很新鮮,也很專心樂意的學習。

詩可以陶冶性情,當我們心情煩悶時,可藉由吟詩朗讀,使心情得到平靜、輕鬆些。諺云:「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寫詩也會吟」。在新的一年開始推出「唐詩」此新單元,主要宗旨是提昇兒童對中國詩詞的瞭解,並在潛移默化中,改變氣質,收到陶冶性情的益處。

本班的「唐詩」教學方法,除了講解、朗讀吟詩外;還有唱歌,將詩詞套入簡單的歌譜,藉由唱歌來記憶唐詩的內容,使小朋友很容易記得唐詩,而感到有興趣,懷著喜悅的心情,來參班,並參與各項活動。

我們非常歡迎學生家長以及道親們,給予意見,批評指教,請將您的意見放入意見箱,我們將會做一評估和檢討,讓兒童讀經班能辦得更好,人數能漸漸成長,相對的道親也隨著增加,促進道務宏展。

在此感謝 老慈悲,全體老師的分工合作,眾志成城的精神,使得兒童讀經班即將順利圓滿的邁入第三週年。在此,僅祝各位農曆新年快樂,萬事如意。

 


辦事員的精神與守則             辜添脩

甲、辦事員應有的認識

一貫道推行道務的工作者,道場中稱其為「辦事員」。辦事員就像公司行號或事業機構的業務人員,是道務發展的推手,他們按照道場交待的任務,一步步地執行,以達成每個設定的目標。

辦理聖事的辦事員,著名的例子可列之於下:阿彌陀佛主掌西方極樂世界,他的兩位大辦事員,是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,世間人通稱為「西方三聖」。彌勒祖師主理白陽期的普度工作,應時應運的大菩薩有:觀世音菩薩、濟公活佛與月慧菩薩。地藏王菩薩在九華山的道場,有兩位著名的護法,他們是道明和尚與關公。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有十大弟子護持。耶穌有十二門徒為他傳道。孔子在三千弟子中,栽培出七十二賢人宣導儒家思想。一貫道的 師尊、師母,也有前人們作為他們的辦事員;其下有點傳師作為前人的辦事員;點傳師之下,又有壇主、講師與無畏施的道親,作為最基本的辦事員。

要成為一位道場的辦事員,就要執行點傳師交付的工作,依照道院的宗風去處理眾生的事情,能如此,各道院的任務就能達成,各道院達成其任務,各組線便可完成其目標。因此 師尊、師母領受天命,要完成三曹普度的工作,自然可以落實。

就辦事員個人而言,心念的修持是很重要的。如果辦事員都按照點傳師的意思,想法、作法能與點傳師完全配合,上下一氣相處自然融洽,任何任務都有成功之日。相同的道理,我們供奉彌勒祖師、南海古佛、活佛師尊、法律主,我們亦應執行仙佛本期應運的神聖使命,能這樣仙佛一定加被,受到仙佛的喜愛,反之,若辦事員的心念或所作所為,都與仙佛交付的任務或修行法相違背,仙佛一定不喜歡,如果辦事員又犯了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諸戒,心中貪嗔癡的念頭經常湧現,那麼被供奉的仙佛就只好離去,空留一偶像坐在桌上了。這時候,空的佛像會依供奉者的心念,而感召與之性趣相投的邪靈進駐其中。偶爾在社會新聞中,我們可以讀到,有一些人做了壞事,不但不感覺羞愧,有時還理直氣壯,因為那個人的護法神已棄之而去,邪靈早附其身了。因此,凡是家中有供奉仙佛的壇主辦事員,更要小心應世,凡事依法修持,菩薩自然與我們同在。若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層面,修行自然不會退轉。

中國人常說:「頭上三尺有神明」,這個說法,在太上感應篇裡,老子很明白地指出:「有三台,北斗神君,在人頭上,錄人罪原,奪人記算。」由此可見,每個人都有著由上護下的護法神,我們雖然不說護法神在為我們辦事,卻於事實上,當我們心念正直、行為光明磊落時,護法神記錄其德行,托福給祿,延年益壽。當人們要為道貢獻時,護法神會去交涉該人累世的業障,讓業障顯現時,能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,使人們能專心修道、辦道。有時有人邪念一出,自己會心跳不已,甚至於面紅耳赤,這些都是護法神警告信號,道場上稱此為「五雷轟頂」(天雷、地雷、陰雷、陽雷、法雷),或說是「天譴雷誅」。一位感覺敏銳的修行者,往往能感受到這項訊息,將其念頭轉正,頓時自然心平氣和,業障雖然現前,但它已不能發生效力,再也牽引不到他了,如此一關度過一關,不知不覺中「輕舟已過萬重山」。若我們能夠體會到自己周圍的護法神,無時不刻地注意我們、提攜我們,我們除了感恩之外,更要時時刻刻惕勵自己的思想言行,令自己的心意能導之以正。

一貫道提出了法施辦事員一套完整的體系,任何一位道親,對於真理有所體悟,或研讀經典有任何心得,都得以上台行功了愿,這是在其他宗教內所辦不到的。佛教一定受俱足戒的比丘或比丘尼,方能講經說法。基督徒也只有牧師才能解說聖經。一貫道因為有 師尊、師母的慈悲大德,後學們才有機會作法施。因此,常見學長們上台,都先感謝天恩師德,讓他(她)有機會上台報告。這是一貫道殊勝之處,辦事員們可以多加行法施。

辦事員在辦事當中學習做佛,因為立志要為道場辦事,所以前輩們交待的事,一定是盡力去辦,遇到應做的事,就主動去做,在辦事當中磨練自己,增長所能,久而久之,經驗充足,廣結善緣、功德深厚,進而有能力「遇難救難,遇災除焉」。像台灣九二一震災一發生, 張老前人就有能力號召一貫道弟子,群策群力辦理救災大事。每位辦事員在有生之年,都應熟悉如何辦事,熱心善事,勇於承擔,不斷地練習「有求必應,聞聲救苦」,習慣聽他人的苦難,並盡力救助,能這樣,成道之後,自然成為一位關懷眾生的菩薩。試問:「有不問民間疾苦,終日坐在蓮花座上的菩薩嗎?」菩薩的香火鼎盛,是由不停地聞聲救苦修來的。

辦事員與護法神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:後學們作為點傳師的辦事員,點傳師在生活上便處處護著我們,點傳師便是我們修行歷程中有形的護法神。我們依照老師的話辦理收圓大事,濟公老師一定在我們身邊照料我們,有形與無形共辦聖事,叫做「天人合一」。依照六度萬行法中之精進法則,我們應先作好一位點傳師的辦事員,接著立志作前人的辦事員,再往上作為菩薩的辦事員,再進一步成為佛的辦事員,最後自己就竟成佛。

乙、辦事員應有的精神:

要創造偉大的事業,靠的是那一份精神。像日本小學生為了考得優越的成績,應試時在頭上都綁著寫有「必勝」的頭巾。我們無論想做什麼事,只要在心理上,有著那一份積極進取的精神,就已經成功一半了。辦理推展道務的大事,辦事員最基本的就是要有「精神」。

道院辦事員應有的精神,列舉如下:

(一)要有大無畏的精神去辦道:

一般的人因為有「我」的觀念,計較自己付出的比較多,得到的回報比較少,因此對於不能立刻看到回報的聖事,就比較沒能那麼熱中。為什麼每位發大願救濟眾生的修行者都能勇往直前?因為他們發願要做的事,都是為眾生的,辦事的目的無私無我,無我則無畏,有我才有畏,加上這些善行都能得貴人相助與善神的護持,最後都能成就為大菩薩。所以辦事員應具體大無畏的精神,為點傳師打幫助道。

(二)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去辦聖事:

白陽期的修道方式是在家修道,修道者並不出家,不斷煩惱,它甚至於容許弟子成家立業,因此,世俗凡事不可避免。在聖凡兼修的大原則下,想要對前輩、點傳師所交待的事,能立刻承諾,不怠情地去完成,自己非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不可!

修行者一方面要照料家庭、經營事業,另一方面又要慈悲眾生,在日常生活中,一定會事事講求效率,因此,自己各方面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。所謂「一日充當二日用,人活八十我百六」。亦唯有在聖凡兼修的歷練下,方能成就理事圓融的功果。

(三)要求自己發揮自動自發、發掘問題、尋求責任的精神:

辦事員要主動安排出可以奉獻做聖事的時段給點傳師,讓道院用來規劃道務之執行。在道務推展中要不時地發現問題,思索改進的方法,並主動承擔工作、認真負責。

丙、辦事員應把持的原則:

辦事員在辦道與修道的過程當中,若能有一些可遵循的原則,遇到事情,就能有個指標,使自己不致於無所是從或做錯事情。茲舉幾個原則與各位同修共勉:

(一)護道的原則:

這是一貫道辦事員最基本的守則。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是一貫道的辦事員,與人交往或行為處事中,處處樹立大道辦事員的風範。我們應以身作則來感化新道親。不但在外面如此,在家裡更應把持這個原則,不要以為在道院內自己是一名後學,在自己家中是一家之主,愛怎麼做就怎麼做,請記得,家裡的眾生是最親近的,他們對道的認同與否,將會透過我們的表現,而有無比深刻的感受。因此,內聖外王的功夫,應從家裡修起,在家裡更應「穩重持著,輕聲細語」,就像一位變化過氣質的後學。

(二)信任的原則:

辦事員應該完全信任點傳師,他們身負天命,在道場的時間久,對道的認識也最深,因此,點傳師決定的事情,一定有其萬全的考慮。同時,他們視道親或眾生有如自己的兒女,絕對不會教我們去做錯的事情,所以只要點傳師交待應做的事,就儘管放心的做去。

(三)盡力的原則:

求道愿中有一「量力而為」的大愿,這是老師慈悲,給新求道的道親一個比較寬容的修道準則。當我們漸漸明白道理,變成一位辦事員後,就應自我要求多一點,將「量力而為」往上提昇為「盡力而為」。目前我們應盡力在最短的時間內,學好佛規禮節。讓我們捫心自問:

(1) 我是否能擔當參辭駕、獻供與燒香的上下執禮?
(2) 我是否能擔當辦道之上下執禮?
(3) 我是否能講述中文三寶?
(4) 我是否能用英文擔當辦道之上下執禮?
(5) 我是否能用英文講述三寶?
(6) 我是否能用西班牙文辦理求道之各項儀式?

對我們美國全真道院的辦事員而言,前面的三項工作,大家都沒有問題,但就後面的三項工作來說,能舉手說自己可以的辦事員就比較少了。因此,我們應自己設定下一個自己想盡力的目標。
我們身處於用英文溝通的美國,因此學好整套英文佛規禮節是十分重要的,唯有如此才能度化當地的美國人,為 師尊、師母傳道於萬國九洲的心願盡點心力。

(四)守戒的原則:

一貫道一直積極地要求同修守五戒,尤其是立「清口茹素」愿的鼓吹。要多度人離苦得樂,戒殺是第一個大前提,透過不食眾生肉,得以不再與眾生結惡緣。因此,佛說:「食肉之人,諸天遠離,眾生怖畏」。譬如一個人對眾生說:「我好愛你,我要度你。」後來接著又對他說:「我還想吃你。」試想那位渴望被度的眾生,還會等在那裡嗎?悟到這個層面,吃素就能自然而然了。

其他如戒盜、戒淫、戒妄、戒酒,我們辦事員都很清楚其含意。於此,讓我們探討一下:現代戒妄語的問題。由於目前人與人之間交往密切,緊張與壓力的環境,讓許多人感到「幽默」的好處。對我們修道人來說,如何拿捏這席話是止於幽默或它已踰越妄言的層面?是我們應該留意的問題。

道親在日常生活中,還需要守儒家的四勿:「非禮勿視」,要看到的都是眾生的苦,讀的都是經典。「非禮勿聽」,辦事員聽到不當的立論或他人之是非,應婉轉相勸,使說錯話的人改正過來。「非禮勿言」,要說即說好話、闡述真理。「非禮勿動」,行為舉止守中適宜。

於此我們道場上,尚有一貫道之佛規十五條要我們遵守。

(五)精進的原則:

辦事員應樂觀進取,積極的參與道場上的各項活動。

(1) 儘量參班─除了週日道院之大班要參班外,各個週六之地方班也請儘量參班,參班也是護法的一種。或許會多次聽聞相同的道理,但是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領悟。例如:高中時代所能背誦的論語,那時同修在求道之後再去讀它,發現孔子的一字一句都很實用。

(2) 親近明師─我們應時常與點傳師或引保師交換日常生活或修道的心得,這些明師除了傳道之外,尚有解惑的功能。 張老前人不能常來美國,每次來我們道院,我們都禁不住要圍著他老人家問這個、問那個,希望前人開示開示。其實一直守在道院裡的點傳師也有取之不盡的智慧。

(3) 行證真理─我們這班辦事員,十年前從研究道德經開始,前後研讀了心經、金剛經、佛說彌勒上生經、六祖壇經、彌勒真經、聖經、大學、中庸、近思錄...等等。該聽聞的道理,應該都很清楚了,現階段是起而行的時候了,請好好的檢討一日當中,或一星期的日子裡,有沒有尚可使用的空間,請把它明列出來,交給點傳師統籌運用。

(4) 和群益友─道親中,有很多人的德行是值得我們去效仿學習的。道親、道親,以道為親,典之交往,無須戒心,互切互磋,彼此成長,受益無窮。

(5) 研悟經典─一貫道最寶貴的是傳給每位弟子三寶心法,每日休息之前或工作空檔之餘,可以把自己靜下來,修習三寶。起初我們會發現自己神清氣爽,久而久之,智慧得以增長。日後再讀經典,會發現那麼自然地懂了、弄通了。

(6) 掃除諸相─我們應時常練習擴大心胸,遇到人情事物得處理時,永遠保持彈性,並預留空間給對方,能如此,我們可以看清楚,是為眾生的對方,瞭解到其中的因緣,在發願要度化眾生的大前提下,包容的氣度便能油然而生。久而久之,沒有能處理事情的我,沒有被我處理過的人或事,心胸擴大到像宇宙那麼大,到時候就會發現,自己是多麼神奇呀!

(六)謙下的原則:

辦事員處理道院事物,日子一久,一定會負責某些職務。為避免產生槓高或我慢,謙下的原則,就變得很重要了。我們對前輩、長輩能謙恭有禮,前輩一定歡喜多教導我們一點;我們對後進的道親,能和靄提攜,必受他們的敬愛。

其他尚有諸多辦事員應守之準則,限於篇幅無法詳述,盼望大家能時時參悟,並提出與同修道親共勉之。
感謝全真道院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辦了這一次辦事員法會,使同修們法喜充滿,於此謹祝全真道院道務宏展,謝謝大家!

 


動態報導           賴科瑾

1. 一月二十三日全真道院邀請到謝章優脊椎醫師來做脊椎的專題講座。

2. 二月四日將在當晚八點半舉行迎接新春大團拜,敬請各位道親回道院參加。

3. 二月五日是中國新年,道院將舉辦迎接新春聯歡晚會,時間是下午五點半至九點半,歡迎各位道親參加。

4. 好消息!全真道院將於二月五日大年初一上午,在加州橙縣Santa Ana市的分壇舉行開壇典禮,敬邀所有道親共襄盛舉。

時間:2000年2月5日星期六天上午8:30
地點:818 N. Pine Ave., Santa Ana, California
集合:早上7:30在全真道院集合

5. 二月六日星期日停班一天,祝大家新春愉快。



小故事大啟示
          (摘自修道故事小品集)

搭第一班車上班的人

在日本,有一位仁兄把一生的希望,都寄托在每天必搭第一班車去上班的這件小事上,他覺得若非如此,則將跟一般人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。

他年輕時家無恆產,住在離上班地方很遠的郊區,搭電車要一個半鐘頭的時間才能抵達公司。他每天不到五點就出門,去搭乘客稀少的第一班車。

車子發動後,他在安靜、寬敞而清爽的車內專心閱讀各種對他有益的著作。抵達上班地點,門還未開,但他已事先關照過門房,所以門房也都能特別為他開門。

在進入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後,他從保溫瓶裡倒出紅茶,吃一頓簡單的早餐。吃完早餐才七點不到,於是他攤開書本或稿紙,開始翻譯,一直翻譯到公司上班的時間──早上九點。當別人來上班的時候,他已經完成了一大堆事。

後來,原來別無恆產的這位仁兄,在寸金寸土的東京區擁有達四千坪的私人宅邸。

多少個成功事例,多少個白手起家傳聞,時常從社會的各個角落裡傳出,浮現於人們羨慕讚嘆的眼光中;雖然他們每個人的故事背景不同,遭遇過程各異,然而,他們的心路歷程必是一樣的──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心血,比常人吃過更多的苦,然在經歷一番的「打拼」後,通常都有豐碩飽滿的收穫。

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,他們的成功豈是偶然,他們的成就更非奇蹟,而是正常且必然的結果啊!

中庸上說: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」漢書云:「與其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。」凡是欲得到成功,要有充份的計劃與準備,然後付諸行動,努力去實踐,一心一意的,不怕阻撓,不怕困難,相信必有完成的一天;只是,這些道理我們都懂,可是,為何做不到呢?

你不要問明天將有怎樣的變化,而要問你自己想要變成怎樣的明天;明天,您難道是操之在別人的手上?抑或操之於自己的手中?您能正確的判斷出來嗎?若能,您必能滿懷信心、希望,去面對明天的來臨!
天下無不努力而倖得的收穫,亦無徒勞而不穫的耕耘,不是嗎?

活佛師尊慈示

遠行之人必須儲備乾糧,遠行之車必須儲備油電,未來的道果必須靠現在去耕耘,因為,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,所以──

對道務要盡心盡力。
對前賢要分勞分憂。
對同修要互勉互勵。
對後學要施德施愛。